1. <progress id="1m7lx"></progress>
          <menuitem id="1m7lx"></menuitem>

        1. 州市动态

          昆明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“六个转变”

          来源:昆明日报          2023-01-07 08:36:05 【字体:

          近年来,昆明市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“十县百乡千村万户”示范引领工程建设中,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,以“六个转变”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。2022年,全市共实施民族团结进步“十县百乡千村万户”示范引领工程示范村项目21个,投入资金4012.39万元,其中整合资金1814.88万元,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。

          “单干”向“合伙干”转变。注重整合乡村振兴、美丽乡村、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,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,集中各部门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入,多管齐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。

          由“建设施”向“培产业”转变。项目资金55%以上用于发展产业,加大对高原特色农业、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,引导农户转变经营模式,提高生产技能,更加注重增收致富“源头活水”的培育。

          “要我干”向“我要干”转变。把群众参与度作为项目筛选的重要依据,做到项目实施方案80%以上村民同意方可申报,用地协调、资金保障、建设监管等80%以上问题解决才开工,工程完工80%以上村民满意才验收,进一步激发村民的“主人翁”意识,调动村民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。

          “管口袋”向“管脑袋”转变。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,通过实物、图画、典型事例等,展示项目实施的成效,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,引导群众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实现既“管口袋”又“管脑袋”。

          “建好”向“用好”转变。注重对各民族优秀民间文化的挖掘、传承和保护,组织村民主动学习歌舞、技艺,组建文艺队、研习班,开展交流活动,保证每个示范村都有一块活动场地、有一支文艺队伍、有一台“拿手戏”,让公共设施不仅建好,还要用好,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好作用。

          “一时靓”向“时时靓”转变。项目实施后,细化公共设施、共有空间和绿化、美化、亮化管理措施,健全村规民约,强化监督保障,实现项目持续见效,让村庄越来越靓、越来越美。


               |      分享到:
           相关文档:
          中国政府网
          微信 微博 电脑版
          主办单位: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: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: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: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
          曝光 无障碍
         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|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|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|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| 云南省检察院
          网站地图  |  网站声明  |  关于我们
          主办单位: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
          运行维护:云南网
         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:12345
          公众号 微博
          曝光 无障碍
          滇ICP备05000002号    政府网站标识码:5300000033   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
          翘臀雪白屈辱哀羞

            1. <progress id="1m7lx"></progress>
                <menuitem id="1m7lx"></menuitem>